過年是百無禁忌?那就錯了,年上有規矩瀏覽數:264次
2017 雞 年 大 吉 HAPPY NEW YEAR 除夕、初一、初二直到破五,每天應該和什么人在一起、用什么方式度過、餐桌上必須擺哪幾樣,都有流傳下來的規矩。要給長輩拜年、要給孩子壓歲錢,平日里再疏于應酬的人,過年這幾天,也得順著這些規矩來。 雞年大吉 禁忌一 大年三十晚上忌人 三十晚上,普通人家都要“大團圓”,出遠門的親人也要千里迢迢往家里趕,回來跟家人一起吃三十晚上的團圓餃子。家家享受著天倫之樂,其樂融融,為了保證自家人歡樂的大餐,一般不愿外人突然闖入,無論外人來說話、串門以至討債,都一樣會起著干擾一個家庭內部歡樂的團圓。 禁忌二 出嫁女大年三十不看娘家燈 “三十晚上,出嫁的女兒不能看娘家燈,看娘家燈會死娘家人”,這一條夠厲害的,但“師出有名”。因為舊社會是以男性為主的;出嫁的女兒往往多“婆媳不和”,如果已成為“人婦”的女子(尤其是有錢有勢出身的)盡往娘家跑,那婆婆家就不能保持大團圓了。 禁忌三 正月不剃頭 老天津,剃頭匠從三十早起就干活,無論剃頭打辮子,還是洗、剪男頭,一直干一夜,直到初一早晨。那時剃頭師傅多是寶坻人,天一亮就卷包兒回老家了,再剃頭,找不到師傅了。這是督促人們,在新年前做好一切清潔衛生工作。 禁忌四 不許摔壞東西 年下不許摔壞東西,摔了趕緊說:“碎(歲)碎(歲)平安。”這是提醒人們過年別得意忘形,也應小心翼翼、以求吉利,是一種心理暗示、沒別的意思。 禁忌五 要說好話,忌罵孩子 傳統認為孩子初一若挨了罵,就要挨一整年的罵。尤其要求初一這天要說好話,不能說粗口不雅之言,有些地區萬一小孩說溜了嘴,大人會馬上跟著說:“孩童之言,百無禁忌”;若是不小心摔破了東西,就會說“打發打發” (發財之意)。 禁忌六 忌打掃,忌將垃圾掃出門外 過年前要拜“灶王爺”,送走后“灶王爺”,年三十夜以前要打掃完畢,叫“掃揚塵”,有除舊迎新的意思,到過年那幾天則忌打掃。初一至初五忌倒垃圾,也不能將垃圾掃出門外或往外倒污水,恐將家中的財氣掃掉。 禁忌七 初一、初二忌洗衣 水神的生日在初一、初二,因此忌諱在這兩天洗衣服。 禁忌八 初一忌催人起床 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催人起床,認為這樣會讓對方整年都會被人催促著做事。 禁忌九 已婚女子忌初一、四、五回娘家 過年期間,嫁出去的女子和女婿只能在初二或者初三回女方娘家,據說這樣才不會把娘家吃窮。 禁忌十 忌跟還在睡覺的人拜年 年初一忌跟還在睡夢中人拜年,須等到對方起床后再拜年,否則會讓對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上。 禁忌十一 忌吃魚頭、魚尾 過年期間魚是必備菜,曰“有余”。吃魚時,應將頭尾留下不吃,這樣就表示來年不僅有吃穿,還有剩余。 禁忌十二 忌討債 傳統認為,過年期間不管是被人要債還是向人要債的人這一整年都會很倒霉,因此忌諱向人討債。 禁忌十三 初一至初五忌打掃 過去年代,正月以來,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掃,廁所中的糞便累積,直到初六才可以清除,所以稱為挹肥。于是初六做大掃除,并祭拜廁所神明,將平日污穢的廁所清掃干凈。
在每個人的生命路途中,都會經常不斷的遇到各種挫折、磨難、乏味、困苦而心生倦意。所以從遠古時代起,先民們就找到了一種通過“儀式”來為自己鼓舞士氣的辦法,并且沿用至今。
|